《RCEP与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中国-东盟合作新空间》智库报告引发海内外专家学者积极反响
《RCEP与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中国-东盟合作新空间》智库报告引发海内外专家学者积极反响
新华社吉隆坡4月12日电(记者李勇华 史春姣 戴琳琳)在11日于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中国-东盟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上,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RCEP与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中国-东盟合作新空间》智库报告,得到与会嘉宾以及海内外专家学者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
“报告深刻阐释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国与东盟共建‘一带一路’的协同效应,且这种协同效应正为中国-东盟合作注入强劲动能。”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重对报告用生动案例和翔实数据全面回顾中国与东盟的丰硕合作成果给予高度肯定。
从古丝绸之路上的“舟舶继路、商使交属”,到今天RCEP与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全面加强陆海联动、协同增效,近年来,中国-东盟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进程取得积极进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势头强劲。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孟庆国认为,中国与东盟守望相助、互惠包容,用实际行动谱写了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的绚丽篇章。马来西亚-中国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认为,“中国已成为东盟对话伙伴中最具活力的一方”。
“中国-东盟要建立更加密切的协作机制,让彼此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更加密切、经贸往来更加活跃、产业发展更加充分。”泰国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伦·披差翁帕迪认为,智库报告既梳理了过往经验成效,又围绕RCEP与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下的中国-东盟合作未来展开思考,在进行宏观战略展望的同时,提出了“小而美”项目、交通通道、规则对接等具体路径,突出“区域一体化”“互联互通”“共赢发展”主题,契合当前区域合作大势。
“根健壮,树才能茁壮成长。”柬埔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涅占达里用这句柬埔寨的古老谚语,强调关注青年发展、深化教育合作对于构建中柬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他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推动下,各国间流通的不仅是商品,还有知识和技能,其中教育可作为一种“根本力量”让柬埔寨赋能青年发展,并进一步夯实柬中建立超越政治和时间的伙伴关系的基础。
智库报告的发布引发了中外嘉宾有关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中如何有效发挥媒体和智库作用的热议。“中国-东盟关系的健康发展,媒体和智库功不可没。”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叶兴艺表示,“高校智库期待与媒体、智库的深度合作,为推动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印尼-中国伙伴关系研究中心主任韦珍玉提出,“文明不是一块块静止的纪念碑,而是一篇篇生动的对话。”新加坡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创院院长吴伟建议,媒体、智库可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阐释RCEP在推动区域经贸繁荣发展中的重要性,展现海上丝绸之路的丰硕成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与东盟合作不仅是区域繁荣的引擎,更是全球发展的希望,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化遭遇强烈冲击的背景下,报告提出的有关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与建议举措得到与会嘉宾肯定。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翁诗杰表示,在海上丝绸之路愿景的赋能下,RCEP将加速中国-东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使之继续成为亚太地区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合作的一面鲜明旗帜,也将为中国-东盟历久弥新的友好合作拓展新空间、开创新机遇。缅甸宣传部媒体发展司司长迪达丁说:“我希望并坚信,通过深化东盟-中国合作,我们能够培养一种使命感,为建设更好的未来采取共同行动,如消除贫困,保护并确保全球南方和整个地球的和平与繁荣。”
相关推荐
-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任沁沁)国家移民管理局7日通报,今年清明节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621.2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207.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9.7%。其中,内地居民出入境
-
近日,山东多位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涉及多个民生问题的“烦心事”,各相关部门积极回应解民忧。
-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
4月8日起,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铁路12306同步推出“宠物托运”功能,旅客提前2天及以上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可同车托运1只家庭驯养且健康状况良好、单只体重不超过15公斤、肩高不超过40厘米的猫、犬类宠物。
-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清明节假期,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缅怀英烈活动、传统文化活动、旅游活动等,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平稳有序。经测算,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