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媒体力量,共探行业前沿
联系我们:400 995 3058
110
logo
首页 > 法治 > 正文

北京专项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记牢“防坑四句诀”

2025-04-15 08:16:23 · 稿源: 北京日报

北京专项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记牢“防坑四句诀”

  来源标题:北京专项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记牢“防坑四句诀”

  针对农村地区假冒伪劣食品问题,近期,市市场监管局启动为期10个月的专项整治,严查严打违法违规行为。

  此次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重点聚焦原料污染、制假售假、欺骗误导消费等突出问题,针对农村地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集中交易市场、网络食品交易平台等重点场所,严厉打击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添加非食用物质、销售“三无”“山寨”食品、虚假宣传和违法宣称功能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力净化农村食品市场环境。

  为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识假辨假能力,市市场监管局梳理了农村地区常见假冒伪劣食品问题及防范要点,指导公众科学选购放心、安全食品。市市场监管局呼吁消费者,如发现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可随时拨打12315、12345热线或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共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携手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七个拒绝”选购原则助消费者精准规避风险

  1.拒绝购买过期食品

  购买预包装及散装食品时,务必仔细核对标签标注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保选购食品在有效期限内。

  2.拒绝购买“三无”食品

  认准包装上清晰标注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号(SC编码)等信息,确保食品来源正规可追溯。

  3.拒绝购买“山寨”食品

  警惕价格异常低廉、名称包装与知名品牌高度相似(如“康帅傅”“粤利粤”等)的仿冒产品,避免因外观混淆误购。

  4.拒绝购买假冒食品

  注意包装细节,凡出现颜色暗沉、图案模糊、字体歪斜或印刷瑕疵的食品,可能存在假冒风险,需谨慎选购。

  5.拒绝购买虚假宣称功能食品

  我国法律明确禁止普通食品宣称疾病预防(如“预防冠心病”)或保健功能(如减肥、壮阳等),此类宣传多为虚假夸大,切勿轻信。

  6.拒绝购买假冒进口食品

  选购进口食品时,应查看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并核对中文标签是否标注原产地、境内代理商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无中文标签或信息不全的产品需警惕。

  7.拒绝购买掺杂掺假肉类

  购买生鲜肉及制品时,务必查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避免购买颜色异常(发黑、发绿)、有腐臭或刺鼻气味、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均价的产品。

“防坑四句诀”助消费者快速掌握选购要点

  - 正规渠道首选:优先选择具备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备案)的商超、便利店或官方平台,从源头降低风险。

  - 外观气味把关:观察食品色泽、形态,闻辨气味,杜绝购买变质、有异味或感官异常的食品。

  - 标签信息必查:重点核对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贮存条件、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标签内容,不买无标签或信息模糊的产品。

  - 购物凭证留存:妥善保存购物小票、订单记录等凭证,以便出现问题时依法维权。

相关推荐

  • “一药一码”防控药品回流

    近日,部分医院、药店、药贩子与参保人联手通过伪造处方、虚假交易等手段进行“医保套现”,将“回流药”推到聚光灯下。这一事件再次暴露了医保基金监管漏洞,也凸显了药品追溯码在治理“回流药”乱象中的关键作用。

  • 甘肃突出问题导向立查立改

    本报兰州4月12日讯(记者陈发明)甘肃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召开会议,提出要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学中查、在查中改、在

  • 合力整治“仓播”乱象

    近日,仓库直发、高补贴的“仓播”频频爆雷,引起广泛关注。 “仓播”,是指在仓库中进行的直播销售活动。将直播间“搬”进仓库,不仅丰富了消费场景,还能以仓库的“原生态”增强产品说服力。

  • 深化医改成效显著: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

    新华社杭州4月12日电(记者李恒、黄筱)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4.3/10万,婴儿死亡率为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5.6‰,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由2012年的34.34%下降到2022年的26.89%。

  • 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金湘军接受审查调查

    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 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金湘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